|
三层吹塑技术在200L桶上的应用-德曼机械科技 按照中空吹塑制品容积的大小来区分:一般15升以下称为微型,20—50升称为小型,100-160升为中型塑桶,而200升以上则可以统称为大型中空容器了。如果按照密封口径又分小口和广口两种: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以30升为界,30升以下多为小口径桶俗称为闭口桶,采用桶口外螺纹+内盖+外盖的形式密封,多用于危险性液体包装;30-160升容量的塑桶多为广口俗称为开口桶,采用桶口凸起密封筋+橡胶密封条+外盖紧. 一:200升双“L”环低面桶及其经济型200升单“L”环塑桶。 200升双“L”环低面桶,简称200升双环桶或200升常规塑桶。因为其采用整体设计使上、下两底面与桶体成型为一个整体的呈L形的突起环,又因为其桶面高度低于桶口和上“L”环而命名。这类包装桶可以满足联合国UN标准中对Ⅰ类危险液体的包装要求,他不仅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桶体结实的特点,而且可以像钢桶那样实行吊装(或叉吊),堆砌,滚动,储存和层叠,所以是目前国内外大型液体危险品包装容器中应用范围最广、使用最方便的一类产品。200L双“L”塑桶是随着高分子树脂材料的成长而在化工包装行业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包装容器,它是用平均分子量在30万左右的高密度聚乙烯(HMWHDPE),经大型挤出吹塑中空成型机吹制而成,可用于酸类、碱类、脂类等各类液(粘)态存在腐蚀性化工产物的灌装。因为其优良的抗腐蚀性、高的强度、数倍于钢桶的周转次数及易回收性,而倍受国内外海运界的重视,又因为其完全能满足《国际海上危险品货物运输法则》中相关危险品包装容器的要求,在危险物品运输中被愈来愈广泛地运用。 综上所述,因为双“L”环塑桶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模具设计制造和生产工艺流程等各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综合考虑了生产成本和液体包装运输要求的基础上,市场上开发出了经济型的200升单“L”环产品。就是保留了具有吊装(或叉吊)和层叠功能的桶面上“L”环,而省略掉了桶底下“L”环。这样虽然降低了一些包装桶的堆码性能和桶底的搬运刚性,但是可以节约相应的原材料和提高塑桶的抗跌落冲击性能,降低企业的包装成本。在一些低腐蚀低无危险性的液体包装中开始有了一定范围的应用,但是因为其自身的局限性目前只占市场需求的较小部分。 二:200升双“L”环高面桶及其经济型200升单“L”环塑桶 从几何学的角度来分析200L塑桶的结构的话,我们从正面来看的200升塑桶就是相当于一个高90cm,直径60cm左右的圆柱体。塑桶的上、下桶面我们可以近似的看做圆柱体的上、下两个截面,把桶身的直立面看作是圆柱的长度,这样从立体几何的角度来说塑桶的上、下两面在直径60cm的圆周边上和桶身的每一个结合点就都是一个近似的90°直角接触点。自然我们在对塑桶进行横向跌落实验时,塑桶的这上下两个近似90°的直角接触点就自然成了受冲击力最大的薄弱点,实际试验中有几乎将近90%的塑桶破损都是发生在这两个点上的。根据本文上节中介绍的上、下 “L”环的成型原理,尽管在桶内转角处我们设计出了 “R”环这一结构的保护,在模具的外形设计上我们也是最限度做了圆弧过渡保护,例如:桶底圆弧度我们可以相对较大程度的向下延伸用以增加桶底“R”环处的圆弧过渡长度,让 90°的转弯点最大距离的离开“R”环的位置这样可以较好的分散塑桶在横向跌落时的冲击力进而增加牢度;但是由于桶面上 “L”环高度的限制,我们在设计模具时桶面高度始终不能超过桶口和上“L”环的高度的,因为太高了会妨碍直立堆码时上一层桶的稳固性,其次在长时间的漫水时容易使桶口出现废水倒灌污染灌装产品的现象。所以常规200升塑桶的桶面“L ”环处的抗冲击强度就较弱于桶底“L”处,以笔者本人的从业经验来说桶面的破损几率又大致占到总体试验破损量的60-70%左右。 因此基于上述原因我们的市场开发出了-----200升双“L”环高面塑桶,这一类相对于200升常规塑桶的衍生型规格。具体来说就是把塑桶的桶面高度向上抬高,使之高度超过桶面“L”环的高度,这样就可以大幅增加桶面“L”环处的圆弧过渡长度和角度,分散塑桶在横向跌落时的冲击力增加牢度,虽然这类塑桶牺牲掉了部分的堆码性能却能有效的增加其桶面抗冲击强度。 这一类塑桶是专门为食品级的液体包装而开发的一类中空塑桶包装形式。他的外形规格和200升常规桶的外形规格几乎是完全一样的。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塑桶的桶壁全部具有内外两层的复合结构,他的外层是添加了着色母粒的保护层,一般为深色(蓝色),可抵御紫外线抗阳光照射老化。内层则是全新的食品级高密度聚乙烯原料,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其他添加剂,这样可以确保内装物的纯度使用更安全,可以满足各类食品级液体的罐装要求。 德曼机械科技公司集国内外多名科学家、专家、技术人员组成高科技产品研发团队。公司新研发的多层(三层)吹塑设备已获得国家专利,新产品研发之初就明确了节能、环保、高效、稳定为研发方向。节能的方向主要创新点是交流电机驱动系统向伺服电机驱动系统转换,电阻加热系统向电磁感应加热系统转换,因为这两大系统是中空吹塑机最主要的能耗源,德曼抓住了关键点在顺利升级了伺服驱动系统后,又攻克了电磁感应加热系统的电磁辐射问题在国内率先拿到了CE认证,使得电磁感应加热系统顺利装备于中空吹塑机奠定了安全的基础。
|